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每日一考(04.08)

2013-04-08 17:20:02阅读:0地区:电脑版

  【给定材料】
 
  1.2006年以来,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一些高校接连身陷“造假门”事件,国内顶尖高等学府的学术风气遭遇信任危机。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刘某,因在个人履历、学术成果材料中把他人论文作为自己的成绩,涉嫌学术造假,被撤销教授职务。上海同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杨某,因申报评奖材料中将他人论文列入自己成果清单,被免去同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职务,6月,又被免除教授资格,终止聘用合同。
 
  王某于上世纪90年代就获得了杰出青年基金,被公认为是最能不顾其它杂事只管埋头做科研的人,迫于验收的压力,他把本可以发表的长达100多页的关于他三年里所做的那项杰出研究的论文生生拆成了五篇来发表,就为了能凑够论文数量以通过验收。
 
  有权威机构公布了一项调查,在接受调查的180位博士学位获得者中,60%的人承认他们曾经花钱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相当比例的人承认曾抄袭过其他学者的成果。
 
  2.某报记者小S,就最近几年我国学术浮躁问题,采访一位教育界评论家刘某,刘某说:“近几年来,我国学术浮躁事件曝光日益频繁。民众对学术浮躁的质疑、举报和批评日益激烈。刘某认为目前学术浮躁呈现多样化。举例:“请人代抄是中国大专院校中帮忙的流行造假手段。大专院校的领导老师们平时工作繁忙,自然要请人代劳。大学生帮忙主管老师撰写学术论文的事件时有发生。拼凑编辑造假也成为当今常用的造假手段。一篇用拼凑编辑手段造假完成的文章或者着作表面看上去非常完整,可是仔细阅读研究就可以清楚发现:作者根本没有自己创新的思想观点,所有看上去比较重要的思想观点不是引用历史名人的,就是抄袭民间大众的。
 
  刘某告诉记者小S,几年前一位回国的朋友揭露,曾经在中国畅销的欧美名家撰写的经营管理着作,绝大部分是中国内地的编辑出版机构杜撰造假的。就连欧美名家的姓名,个人履历,所在机构名称等都是假的。
 
  今年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记者听到委员们最多的发言就是:目前,科技界浮躁虚假之风大肆盛行,学术腐败、泡沫论文、虚假奖项等现象泛滥,许多科技工作者不能够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浮躁虚假之风已经严重地侵蚀了整个科技界,更成为阻碍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大绊脚石。
 
  专家学者认为,近年来出现的学位论文抄袭事件,共同的原因是在平时培养中,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很少,在审阅学生的论文时,导师放宽要求,甚至有的老师根本就没认真审阅。现行制度下的中期答辩、论文盲审等,都很难真正避免论文质量不高、学术不端问题。不改革制度想避免学术不端,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防治学生论文抄袭,导师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导师不仅要在知识传授和方法训练上指导学生,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同时,也应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诚信素质、学术品德。
 
  某省人大代表医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赵某分析,现在职称评定体制存在问题。很多行业评聘都要论文,这就给造假“行业”存在提供了土壤。政府应严厉打击学术造假背后的“造假产业”。某省人大代表也是大学校长的胡某也表示,对学术造假,法律上很难界定,国内也曾有几例因学术造假告到法院的,但论文毕竟不是专利,怎么算造假不好说,也没对他人造成直接的危害,最终都不了了之。
 
  3.前不久,湖南岳阳市人民政府宣布成功破获一起涉及福建、湖南、浙江三省的瘦肉精生产、销售案件。与以往类似事件不同的是,这次竟从饲料中检验出以往从未出现过的苯乙醇胺A。同时,从浙江大学教授邹某处查获含苯乙醇胺A的饲料1500公斤,并对其实施刑事拘留。
分享到 :